比特焦虫病引起黄疸怎么办?
一、中医中药治疗 (一)辨证论治 1.湿热郁蒸证候:面目及全身皮肤巩膜黄染,发热,渴欲饮水,尿少色赤灼热,大便乾结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 治法:清热利湿,健脾解毒。 方药:茵陈蒿汤加味。(《金匮要略》) 处方:茵陈30g,栀子6g,大黄9g。 症状缓解后,可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巩固疗效。 2.脾虚失运证候:面色萎黄,神疲乏力,食欲减退,大便稀糖,甚则腹胀如鼓,形体消瘦,小便清长或短少。舌淡边有齿印,苔白腻,脉缓弱。 治法:益气健脾,和胃助运。 方药:补中益气汤加减。(《脾胃论》) 处方:黄芪15g,人参3g,当归6g,陈皮6g,升麻6g,柴胡6g,苍术6g,白术6g,甘草6g。 大便干结者,可辅以润肠通便之药,如瓜蒌仁12g,黑芝麻12g。
(二)单验方 1.金银花、黄芩、连翘各10g,板蓝根、大青叶、马齿苋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各15g,甘草6g。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主治急性肝炎,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,肝功能异常,黄疸明显者。 2.丹参、茵陈各30g,赤芍、泽泻、当归、郁金、山楂、麦芽、鸡内金、虎杖各15g,柴胡、枳壳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薄荷(后下)各10g,甘草5g。活血化瘀,清热利胆。主治急性肝炎恢复期,慢性肝炎,肝纤维化,肝硬化等。
(三)针灸疗法 根据病情,酌情选用足三里、关元、气海、脾俞、胃俞、三焦俞、阴陵泉等穴位,进行针刺或艾灸,每天一次。有较好降酶退黄作用。 二、西医西药治疗 对症处理,积极防治并发症。
①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;②纠正水、电解质平衡失调;③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;④积极预防肝昏迷及其他严重并发定。 可予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C、能量合剂等静脉给药。必要时给予血浆、白蛋白溶液及少量利尿剂加速黄疸的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