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叫藏獒?
说起这个“獒”字,还得从它的发音来说起。 之前网上一直有各种版本的解释,什么“‘敖’的字形古怪,不常见,读ao(四声)”、“‘敖’的古字形像一头熊,所以读ao(四声)”等等。但通过检索《康熙字典》等古籍,可以发现“獒”的古文字形与“熊”的古文字形毫无关系。 “獒”字的古文字形如下: 上图为“獒”的繁体字小篆字形,下图为简体汉字字形。可以看到,这两个字形与“吼”的字形非常相近。因此可以推测,“獒”字最初的读音应该类似“吼”的读音。而“吼”在《广韵》中就有两个读音hiu(四声)和hou(三声),并分别记录着“虎吼”和“犬吼”的意思。可见“獒”字的两个读音也来源于此。
至于为什么从“吼”音,我推测可能是因为古人发现狗叫的时候声音与老虎很相似,而老虎这种猛兽一般都被描述成“狮吼”“虎啸”,所以就把狗叫也描述成了“吼”。 这样来看,“獒”字的读音来源就清楚了。不过,这仅仅解释了“獒”字的读音来源问题,仍然没有说出它为什么会称作“獒”。
其实,关于“獒”的名字意思有很多种说法。比如《尔雅·释兽》注中说:“獒,似虎,赤黑色,多细尾。”郭璞注:“今之狗属。”又如《广雅·释畜》中载:“獒,犬之名焉。”王念孙疏证:“按《楚辞·离骚》‘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’,注者皆曰:‘搴,采也;阰,音批,或作砒。’是砒音毗矣。《周礼·天官·兽医》‘诊兽病视跗之应’,注曰:‘跗,足也。’《夏书·禹贡》‘厥草惟蓁’,传曰:‘蓁,杂木也。’是蓁音臻矣。彼二音皆非平声。‘药’之音协,则‘犬’之声缓,而‘名’之上声。《诗·大雅·緜》‘蚕桑之始’,笺云:‘蚕桑之业兴自绵帛。’是桑音桑矣。他若羊、牛之类,姓与名皆以音转字。惟犬独不然者,以名之字义深长,不可妄易也。”再如康熙字典也说:“本作獒。亦作𣟻。”并引张揖说:“𣟻,恶犬也。形似犬而猛,食虎狼。”
总之,无论“獒”的名字含义如何,它与“吼”字都是通假关系。并且根据古人“语助词别置一字”的用字习惯,“喉”字单独表示“喉咙”的意思时,前面通常要有一个语气词“啊”。所以在古代,“喉”字单独使用时通常写作“呀”。例如:吴语中至今还保存着“喉”字“呀”的用法。 所以我认为“獒”的意思很可能就是“呀吼”的意思。而且这种解释也能很好地兼容以上的各种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