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鹦鹉鱼白点病怎么办?
白点病是鹦鹉鱼的常见疾病,又称为白斑病、点状病或白点寄生虫感染(Ich).由于这病常造成观赏鱼死亡,且治疗较为困难,故而称“绝症”;又因病原及传播途径与热带鱼中另一种著名的白斑点病——小瓜虫病的病因及传播方式相似,故而在一些资料上亦被称之为“热带鱼的白点病”。其实,在分类学上这两类病属于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:前者由一种叫异尖线虫的寄生虫所引发,后者则由原生动物门中的纤毛纲幼虫所引起。虽然都属于较难治疗的细菌感染,但两者的病症表现及成因还是有明显区别的: 异尖线虫属寄生虫,因此它的致病过程是多阶段的,并且需要在寄生虫寄主的肠胃内生长阶段才能完成。所以它首先会在鱼类消化道内的壁粘膜层着手,刺激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,进而使得机体产生组织损伤和溃疡,此时若鱼体抵抗力较弱,则病菌就会侵入血液循环系统扩散至全身,并进一步攻击肌肉组织,从而出现全身性感染症状。随着病情发展和病灶区域菌群的增殖,大量的代谢产物及毒素就会在血液里聚集,从而导致鱼体表现为食欲降低甚至不食,身体消瘦、贫血,皮肤颜色变浅,体表粘液增多等现象,严重时体内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以至衰竭,最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。 纤毛纲幼虫引发的疾病多是自体表侵人的,且多具有嗜碱性的特点,因而会在鳃部、眼膜等处先行寄生,当条件适宜时即开始繁殖,并在体内大量滋生而引致疾病。这类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,只在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得以致病,其特点为病程较长,全身中毒症状明显,病变部位往往出现充血、出血现象,后期体表局部可能呈现腐烂症状。
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病,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,都很容易形成复发,从而带来更大的危害。对于已患有白点病的鱼要及时处理,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以及药物的杀菌消毒工作,以防止疾病的复发。